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名單公布 廣藥集團入選
來源:新華社、金羊網
5月8日,廣藥集團被新增納入國企改革“雙百企業”名單,是此次入選的2家廣東省企業之一。
首批納入“雙百企業”共有95家中央企業的子公司224家和全國各地方國企180家。經此次調整共新增48家,其中廣東省2家,廣藥集團被納為其一。
國企老字號駛入現代化快車道
廣藥集團主要從事中西成藥、化學原料藥、天然藥物、生物醫藥、化學原料藥中間體的研究開發、制造與銷售;西藥、中藥和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和進出口業務;大健康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及醫療服務、健康管理、養生養老等健康產業投資等。
近年,廣藥集團在市國資委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國企改革。2013年,廣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廣州藥業(后更名為廣藥白云山)通過換股吸收合并白云山新增A股股份的方式完成重大資產重組,開創了國內跨滬、深、港三地交易所進行資產重組的先河,激活了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功能。2015年,廣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廣藥白云山啟動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項目,融資近80億元人民幣,且引入了馬云旗下云鋒基金等戰略投資者,并啟動員工持股計劃。
通過系列改革,廣藥集團近年步入發展快車道,銷售收入于2017年突破千億元大關,2018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160億元,同比增長13.56%,利潤總額50億元,同比增長50%,實現了高質量增長,是1980年廣藥集團的主干企業白云山制藥總廠全年銷售收入的一萬倍。
30年增長近一萬倍的“密碼”
30多年的時間,銷售額增長了一萬倍,大跨步前進的背后,是整個廣藥的成長“密碼”。廣藥集團有三個基因一直貫穿企業成長改革始終,分別是紅色基因、長壽基因和創新基因。
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廣藥擁有12個中華老字號,其中始創于1600年的陳李濟有“全球最長壽藥廠”之稱。
紅色基因和長壽基因是廣藥發展的魄力,而創新則是驅動廣藥發展的內生動力。在制藥這一主業上,廣藥集團不斷創新產品,從事前沿核心品種的研發。目前集團有在研一類新藥13個,包括新型抗腫瘤藥物、治療性乙肝疫苗等前沿生物技術藥品。
七次蟬聯“中國制藥工業百強第一位”的廣藥集團,是國內較大的中成藥生產企業。對于廣藥來說,中醫藥是長板、產業特色,“時尚中藥”戰略更是帶動廣藥集團的發展。以旗下華南地區最大的單體中成藥制造企業白云山和黃中藥為例,其在建立之初,就具有屬于自身的“工匠精神”,以“科技創新、普藥精制”為動力,以社會責任為依托,以推動“中藥四化”為己任,成功打造了拳頭產品白云山板藍根和復方丹參片,市場份額均穩居全國前列。廣東建設中醫藥強省、文化大省的首個落地項目“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也正是該企業自籌資金所建。
開展醫藥相關課題研究是廣藥集團的強項。由鐘南山院士率領國際團隊開展的白云山板藍根等一系列課題研究,成功用科技將白云山板藍根打造為中藥抗病毒的主力軍,而且大大促進了“大南藥”的產學研合作。從最早和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國家呼吸疾病重點實驗室的合作,到中期的澳門科技大學、福州大學的加入,到再后來成立的“粵澳呼吸道病原體新藥聯合研究中心”,以及美國NIH的加入,以白云山和黃中藥為代表的廣藥“產學研”創新平臺正式形成。
廣藥集團建成了包括8家研發機構在內的科研創新體系,推動包括中藥在內的藥品科研國際化。白云山腦心清片“調肝啟樞化濁法防治糖脂代謝紊亂性疾病基礎與應用研究”項目和中國涼茶行業代表王老吉“中草藥DNA條形碼物種鑒定體系”項目,分別獲2015年和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作為“雙百企業”廣藥集團改革成效的重要標尺,旗下白云山和黃中藥黨委大膽改革創新,2005年與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中國)公司合資。公司積極探索合資企業“1+4”黨建工作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成功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于2011年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殊榮。廣藥集團實現了大黨建與大南藥、大健康、大商業、大醫療的相互促進,黨建品牌與企業品牌交相輝映,形成了廣東省國企黨建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進入“雙百企業”名單,將有望加速廣藥集團國企改革進程,進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權、責”對等的治理結構體系,進一步提升決策速度和運營效率,同時也有望通過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優化業務布局,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加快新舊動能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