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大講堂】李澤彬——學習溝通與決策 反思而求進
2013年12月8日,徐老師一如既往地利用周末時間,為我們神農大講堂的學員們傳授溝通與決策的程,為大家奉上了豐盛、優質的精神食糧。
課堂內容新穎獨特,徐老師有效地將溝通與決策兩種不同的領導品質串聯在一塊,尋找出溝通與決策的相通性。課堂分為三部分進行:一部分回顧第五期:成功者九大心態的內容,很好地收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第二部分教授了溝通與決策的內容,指出溝通的價值、以及不同溝通態度、工具對決策產生的影響,學員們還就決策的不同工具進行了互動;第三部分觀看了《十二個怒漢》(12 Angry Man),通過講述描述一名在貧民窟長大的少年因為殺害自己的父親被告上法庭,證人言之鑿鑿,各方面的證據都對他極為不利。十二個不同職業的人組成了這個案件的陪審團,他們要在休息室達成一致的意見,裁定少年是否有罪,如果罪名成立,少年將會被判處死刑。已經有十一名陪審員裁定疑犯“有罪”,只有一位覺得事態可疑,提出了自己的“合理疑點”,并且憑耐心、毅力以及非常高超的溝通技巧,逐一說服其他陪審員推翻原意,達成“無罪”的統一論點,展現出溝通對決策產生的強大影響。
通過對溝通與決策課程的學習,特別是觀看《十二怒漢》案例分析,本人更進一步深徹底領會到溝通的重要性,溝通的過程其實就是決策的基礎。偉大領袖毛主席曾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就過程應該就是溝通的過程,然后才“發言”。作為設備管理的一員,身邊大多都是技術人員,包括我本人,也算是技術管理人員,特別是本人還負責一些項目管理工作,協調面廣,包括政府、設計院、供應商、集團公司內部等不同角色,溝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溝通方面比起很多學員們特別是營銷一線的學員更遜幾籌,思考問題思路還不夠寬廣,因此,有時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比較容易堅持己見,甚至會較為固執,在溝通協調上缺乏技巧性,造成在一些工作在實施過程存在阻力。本次課堂之后,我對溝通與決策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也會在以后的工作中學以致用,使工作更加得心應手,掃除工作中存在的障礙。
溝通,從心開始!感謝徐老師,感謝同學們,希望通過課堂、工作、生活中,大家加強溝通,為實現美妙人生而努力奮斗。